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综合经济
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05-28 15:39:35     浏览:22558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资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211
在资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明根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切实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思想,在做大经济总量中转变方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092.4亿元,增长10.6%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深入实施“双千双百”工程,全面落实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工业总产值实现202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22户,新增28户;产值上十亿元和上亿元企业分别达到40户、347户,较上年分别增加3户、22户。“1+4+2主导产业保持较好增势,完成工业产值1692.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3.4%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530.8亿元,园区集中度较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资阳经济开发区和简阳、安岳、乐至工业集中发展区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个,四川名牌产品6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
服务业较快增长。坚持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9.6亿元,增长10.7%,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金融和旅游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资阳市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唯品会西南物流中心、海底捞总部经济和大华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乐山市商业银行、成都农商行、肯德基开业运营,梅西百货、简阳百伦商场即将投入营运,兄弟商贸城启动建设,新签约万达商业广场、世茂海峡生态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两湖一山”、安岳石刻等旅游景区有序开发,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一期主体工程竣工。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35.1亿元,增长3.6%。种植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3.1万吨,比上年增加8.7万吨,增长4.1%,实现“七连增”。畜牧业平稳发展,生猪、山羊和小家畜产量稳步增长,新建部省标准化示范场地7个,畜牧业产值实现208.1亿元,增长1.8%。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成新农村综合体7个,8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和500个新村聚居点推进顺利。劳务经济提质发展,全年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0亿元,增长19%
(二)投资保持强劲增长
投资持续高位增长。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着力重点,认真落实投资稳增长八条措施,强力推动全市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7亿元,增长25.6%,增速列全省第5位。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6.8亿元,17个省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5亿元。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按照“四个一批”要求,落实“三个量化”、“三个倒排”等项目推进机制,在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方面取得新突破。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2.9亿元,百威英博啤酒(二期)全面投产,四川现代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海大700万套高性能轮胎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遂资眉(遂资段)高速建成通车,成安渝、成都二绕高速和成渝客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大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252.5亿元,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加快推进,九曲河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即将竣工,四川童综合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
投资后劲不断增强。全年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34个,总投资818.6亿元;集中竣工重大项目92个,完成投资174.8亿元。储备符合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五大需求的项目109个,总投资656.4亿元;编制2014年市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3207.5亿元,年度投资729.8亿元。
(三)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城镇总体布局不断优化。结合天府新区、毗河供水工程、成都新机场和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建设,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完成了资阳中心城区交通、电力等18个专项规划,完成了5个省级试点镇总规和控规、4个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3714个新村聚居点规划,城镇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一城三区”幸福大道、车城大道延长线、凤岭公园道路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城东、城南新区骨干路网建设达到95公里,城东31平方公里、城南2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建成。县域城市提质扩容,简阳市一江两岸综合整治、东城新区B区市政道路建设,安岳县安岳大道,乐至县“市民500休闲计划”二期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5个省级试点示范镇、12个市级重点小城镇加快建设。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九曲河人文资阳段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投用,南车刘家湾片区、雁江城东泥河风光二期、简阳川拖社区、安岳县良种场、乐至沱配厂等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强力推进。南骏大道、滨江路等城区沥青路面一期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吊脚楼农贸市场建设完工,刘家湾、周祠坝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15公里柔性路面及地下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完成。旧城区风貌塑造和园林绿化加快建设,城市环境卫生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四)改革开放成效明显
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全面清理了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了对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督。投资、财税、金融和资源型产品价格等改革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部分市级国有企业试行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公开招聘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和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加快融入成渝步伐,大力实施“双桥头堡”战略,深入推进与成都、重庆在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合作,成资工业园入驻项目72个,投产24个,渝资工业园入驻企业86户,完成投资12.3亿元。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加快建设,编制完成资阳片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分区规划和综合交通、生态绿地系统、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新民风情小区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用)。泛区域合作深入推进,先后赴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进厅市、政企、校市合作,与38个省级部门、能源、金融企业及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到位额363.7亿元。新签约投资额超10亿元重大项目34个,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三大投资促进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31个,投资总额543.2亿元。第十四届西博会省平台签约合同项目20个,投资总额232亿元。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新批准设立8家外资企业,到位外资突破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5.4亿美元
(五)经济效益和质量稳步提高
财税金融运行稳健。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44亿元,增长18.9%。地方公共财政税收收入完成34.9亿元,增长25.1%,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2.1%,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0.5亿元,新增贷款114.3亿元,增长27.5%
工业效益稳步改善。全市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0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166亿元,增长12%,工业品产销率98.3%,工业入库税收17.8亿元,增长20.6%,对全市的税收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市税收增长5.4个百分点。
经济质量持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21.5:55.6:22.9,二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27个百分点。
(六)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民生持续改善。民生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财政民生性支出111.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7.8%,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同步推进,第二轮扶贫解困“三村扶贫行动”深入推进,对52个贫困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帮扶贫困人口7.6万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67元,较上年增加2116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6元,较上年增加1048元,增长13.6%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6%。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2013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加大,中职学校招生20486人,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有序实施。雁江区马鞍九义校扩建工程完工,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乐至县吴仲良中学等项目加快建设,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绵阳中学育才学校一期工程建成招生。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在全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持续完善,全市217家医疗机构实现网上采购。医疗机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特色专科加快发展;中医工作取得突破,资阳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简阳、安岳中医院达标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科技、文化、民政和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73个国、省科技项目获得立项支持,8户企业共11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地面数字电视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举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和节庆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职工气排球运动会。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4.3%66.7%13%,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一次性成功率97.2%,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迎检工作顺利开展。人口计生“三项试点”工作经验全省推广,人口自然增长率3.05‰。
(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生态保护不断加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稳步开展,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体系不断健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1%,森林蓄积量1078万立方米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推动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组织实施绿色照明等节能惠民工程。突出抓好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实施“万家千户”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绿色建筑行动。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资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城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推进。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等总量减排四项指标能完成年度目标。
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开展试点示范,开发“城市矿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行,低碳技术开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加强。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从有利条件看一是世界经济保持缓慢回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出现好转迹象。二是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环境总体有利。三是四川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面临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成渝经济区、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机遇。四是我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好于全国、快于全省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步形成,“1+4+2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成都区位,资阳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将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面临困难看,一是2014年世界经济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二是我国发展已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费政策消化期的叠加阶段,稳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产能过剩、债务水平上升等问题仍没有缓解。三是四川经济总量在跨上2万亿元平台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同时存在产业层次不高、民间投资不强等制约因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四是我市“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的市情尚未改变,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增收乏力、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依然存在,亟待我们加以解决。
按照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2014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抢抓省委实施“三大发展战略”重大机遇,围绕“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着力重点,始终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发展路径,在全力做大经济总量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幸福资阳。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围绕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做实产业支撑,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发展
优先发展工业。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推进“双千双百”工程,突出“1+4+2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造车产业,推进四川现代商用车及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海大年产700万套高性能低滚动阻力轮胎技改等30个投资上亿元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快节能产业项目建设,确保浙粤节能产业园24个项目竣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弘信电子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将四川现代、禾邦集团培育成为50亿元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积极开展省级开发区扩区工作,全力推进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四海医药食品等特色产业园发展,支持因地制宜发展“飞地”园区、合作园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资阳造”产品影响力,力争全年创建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四川著名商标4件。
加快发展服务业。顺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要求,坚持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以需求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重点抓好3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发展,加快20个重点服务业续建、新开工项目建设。编制全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电子商务集聚区规划和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出台资阳市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着力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会展、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扎实抓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四川省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商贸中心、星级酒店、总部经济、专业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万达商业广场、西南汽车文化城等项目落地,推进三岔湖滨湖空间、简阳樱桃沟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度假旅游区工作。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加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做大生猪、山羊、禽兔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柠檬、蚕桑、晚白桃、蜜柑等特色产业。拓展特色水产养殖,发展乡村旅游。启动2个省级第二轮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工作,努力构建产村相融示范区。加快推进关刀桥水库等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全国示范试点市、全国“小农水重点项目建设试点县”和“全域灌溉带动县”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沼气推广,提升农村能源保障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坚持投资拉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科技创新、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国、省投向,加快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省更多更大的支持。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投资需求潜力,推动一批项目率先布局。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突出投资重点,紧紧围绕国、省投向和资阳实际,以制造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承接为契机,力争多上一批高端制造业,不断提高优势产业投资比重。优化投资主体,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进一步激活民营资本,允许民间投资进入更多领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民生社会事业和生态环保等公共性服务领域的投资比重。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毗河供水一期、成安渝高速公路、成都二绕、成渝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扎实推进四川现代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弘信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进吴仲良九义校改扩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在城市和小城镇落户。切实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接纳能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加快完善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引导,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加快城镇规划建设。统筹资阳“一城三区”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加快幸福大道及片区道路、字库山公园二期、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主干道及支路等道路网络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能源、通信、供排水等设施多网同建,加快中小学新改扩建、市区医院改扩建、商贸综合体建设,稳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狠抓县(市)城市提质扩容,高起点规划建设航空新城。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扎实开展“百镇建设试点行动”。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城市管理全覆盖和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美环境的要求,推进城管执法、环卫体制改革;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市容秩序管理和风貌塑造,加大城区环卫设施、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基础建设投入,打造舒适优美、规范整洁、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落实国、省部署,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继续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有序推进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用地制度等核心制度改革。深化财税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拓展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积极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体制机制。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稳慎推进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健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社会办医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深化人口计生改革,依法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五)扩大开放合作,开创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强力推进区域合作。以国、省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加快“走出去”步伐。继续实施“双桥头堡”战略,加速融入成渝一体化进程。抢抓天府新区和成都新机场建设机遇,深入推进与成都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领域合作,促进成都—资阳同城化发展。加快与重庆毗邻地区出境联网道路建设,不断深化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和旅游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实现渝资合作新跨越。不断深化与川南经济区、京津翼、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港澳台等区域的合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加快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建设。落实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结合成都新机场落地建设,积极跟进资阳片区及协调发展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加紧完成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各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三岔湖环湖路等项目建设,加速凤凰谷养老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做好续建项目推进和新增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策划储备一批项目。
扎实抓好招商引资。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以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为重点,以“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和第十五届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为平台,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支撑性好的大项目。瞄准“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突出抓好四川现代、百威啤酒、南车玉柴等龙头企业的配套引进。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天然气开发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自主引资和技术合作。围绕天府新区和成都新机场“金字招牌”,引进精密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夯实底部经济基础
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根据各县(市、区)的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地培育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商贸旅游业、特色资源开发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推进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强化县域经济的产业支撑,提高就业容纳能力。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贯彻国家“新36条”政策,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免税政策,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对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民营经济非政府投资项目给予更大支持,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民营经济主体。大力倡导尊重企业家和创业者的社会风气,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承接农业转移人口,促进17个省市重点小城镇加快发展。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围绕“绿色资阳”建设,着力开展城市环境质量、饮用水水源安全、辐射环境安全、主要污染物监测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抓好节能减排。分解落实“十二五”和2014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天府新区三岔湖区域“三厂”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和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废弃建材产业化生产。实施清洁生产项目,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支持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材料运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和清洁生产。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切实抓好民生改善。进一步增加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重点做好25件民生实事,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稳步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让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继续推进农村扶贫解困“三村扶贫行动”,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积极扩大就业。把稳定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体系,扩大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力度,落实好优抚安置、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临时救助等政策,全面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平台建设,加快完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政策。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服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成都体育学院迁建、安岳县方林中学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扎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扩面工作,加快特色专科建设,全面推进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快推进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四川童综合医院等项目建设。继续坚持计划生育“三个不变”原则,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巩固低生育水平成果。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村接收网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广播电视事业等文化产业改革,继续开展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目标而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办: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电话:028-26110346
蜀ICP备19015333号-1 网站标识码:5120000028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241号  [ 管理员登录 ]